特朗普这番话一出来,无疑会在俄乌局势上掀起不小的波澜,也可以看作美国政策又一次掉头。近来几天,俄罗斯、朝鲜、欧盟、美国和乌克兰的一些动作,似乎都在透露着一场关键的较量快要爆发了。
泽连斯基那句“北约靠山”总算有点站起来的意思了。
当泽连斯基在基辅的地堡里啃着冷三明治看战报时,他绝对没料到,曾让他愤怒的捶桌子的特朗普,会在 2025 年 7 月突然抛出个“王炸”——32 国联合军援计划正式拉开序幕。
这个被戏称为“乌克兰版马歇尔计划”的协议,直接把北约的武器储备的钥匙交到乌军手中。
特朗普这次操作挺聪明的:美国负责生产“爱国者”导弹和中程火箭弹,北约的32个国家共同承担了3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,德国、荷兰这类欧洲大户直接包下了首批50套防空系统的采购费用。
美国陆军偷偷把“爱国者”导弹的年度产量提升了四倍,从3376枚猛增到13773枚,也就是说,羽翼变得更加坚硬,明显的用意就是打算把乌克兰变成个“导弹刺猬”。
泽连斯基在视频里讲话时,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,那句“感谢所有仗义出手的朋友”,大概是他这两年说得最真心实意的一次了。
西方这三十个国家联合起来,绝不是一时脑袋发热凑热门的事。
前段时间,美国还闷头不肯出声,一副觉得没戏可唱的样子。没想到,特朗普一转脸,比翻书还快,突然又说要重新援助乌克兰,甚至难得派人去和那帮“志愿兄弟”商量出兵乌克兰的事。
说白了,没有了美国这根“主心骨”,西欧那帮人哪敢真拿自己家当去拼命?现在老大松了口气,他们才敢放手一搏,赌一把。
而且,刚刚结束的北约峰会上传出了个消息,北约保证所有援助乌克兰的武器,百分之百都会从美国进口,这些装备主要用来支持乌克兰的作战行动。这些订单,肯定给美国军工企业带来了不少收入。美国已经和乌克兰签了个《美乌矿产协议》,可以说,在这场俄乌冲突里,美国是稳赚不赔呀。
俄方发言人佩斯科夫那边就只能淡淡地表达“遗憾”以及“无法接受”,面对这些一下子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西方,硬扛的劲头看起来有点虚。
人家被特朗普当冤大头宰了也还笑呵呵的,这买卖怎么看都像是美国稳赚不赔的买卖似的。
面对西方的制裁,俄罗斯积极在外头寻求帮助。朝鲜已经把5000名士兵送去了俄罗斯,还打算再派出3万呢。
让人没想到的是,老挝派了50名工兵帮助俄军排雷,这样能让装甲部队推进得更快点。虽然这个援助规模不大,但意义挺重,因为俄罗斯已经打破了与西方的孤立状态,开始建立起“非北约”阵营的伙伴关系。
除此之外,俄罗斯还打算继续向朝鲜索取武器援助,特别是乌克兰战场上急缺的152、155毫米榴弹炮弹、远程火箭弹以及近距离弹道导弹。
据韩国国家情报院掌握的消息,朝鲜已经通过铁路向俄罗斯运输了2万8000个集装箱。而乌克兰国防部下属的军事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娃少将还透露,过去三个月内乌克兰军队损失的60%是由朝鲜生产的武器造成的。除了炮弹,朝鲜还把弹道导弹、火炮之类的武器输送到俄罗斯,甚至连107mm火箭炮都送给了俄军。
北约秘书长说,俄罗斯的军工生产能力大约是北约32个成员国加起来的四倍,不过布达诺夫少将则透露,朝鲜的军工产能为俄军提供了大约60%的弹药。
这么一说,朝鲜的军工产能居然超过北约的五倍多,真是对北约军事工业实力的一种讽刺呀。
朝鲜的常规部队规模达到了120万,而且拥有比较完整的武器生产和供应体系。俄朝两国还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,为俄罗斯提供了很稳固的兵员和武器基础。
时钟尽头的最后豪赌
棋盘中央,两个经过激烈战斗几乎耗尽所有力量的对手,正在展开最后的冲刺。
对于俄罗斯来说,这就像和时间赛跑似的,在美国的新一轮援助——那些能左右局势的导弹——到达之前,正是他们最后也是最宝贵的进攻时机。所以,俄军在前线拼劲十足,狠下一番猛攻,力图一举成功。
可是,长时间的战事已经让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经济陷入困境,不得不低头向东边的邻居——朝鲜请求帮助。据说,大约有3万朝鲜士兵整装待发,准备用自己的鲜血换取急需的能源和宝贵的实战技能,真是拼尽全力了。
对乌克兰而言,这情形简直像坐了一次过山车,从援助一段、险些崩盘到重新燃起希望、展开绝地反击。美国的保证就像一针强心剂,不仅帮他们稳住了局势,还开始对俄采取反击、制裁中企等一系列强硬措施,态度一下子变得激烈起来。
那个无需出手的东方平衡者
在这局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开局的游戏里,一个来自东方的角色——中国,虽然一直没有真正入场,但就像个静默的幽灵,在悄悄左右着整个牌局的走向。
中国方面的态度十分明确:不向对方提供军事支援,只维持正常的贸易关系。但它的存在就像一块巨大的战略磁石,牢牢吸引住了美国的一部分注意力。华盛顿的策略大师们心里很清楚,他们的资源被分散在东欧、中东和亚太三个区域,难以全身心投入其中。
有个挺激进的说法觉得,一旦美军真正陷入欧洲的战火泥潭,它在亚太的威慑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。这样一来,不少人就猜测,这或许能给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一个难得的黄金机会。不过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真就这样发展。这种可能性本身,其实就对美国的决策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限制。中国保持低调静观,反而成了最有力的行动。
一场完美可控的烈火,还是一场吞噬所有人的大火?
所有人的动机、阴谋和豪赌,一起把未来带到了一个弥漫着迷雾的十字路口。
有一条路,是美国最喜欢看到的“可以控制的僵局”。
战争既不停止,也没有扩展,武器订单不断涌现,俄罗斯的国力在不断的拉锯中逐渐枯竭,而美军的士兵永远不用亲自踏上那块土地。
要走的另一条路,就是通向那完全失控的深渊。一旦俄军发动总攻,势头猛得难以阻挡,或者受挫后朝鲜军队真的大规模介入,冲突就会立刻从代理人战争变成“俄朝联盟”对抗“欧乌联盟”的区域性战事。这场局面,谁也说不准最后会怎么发展,绝对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灾难。
就算看起来挺雄壮的援助承诺,也要面对那冷冰冰的实际情况。比如说,美国承诺的155毫米炮弹,现有的产能连前线需求的三分之一都不到。宏伟的战略到底要靠一颗颗炮弹去执行,可别忘了,生产线不会因为总统一说就神奇地提速。
这场比赛的结果,主要看各方在那根为了私利和避免灾难而走钢丝的线上,能坚持多久,那个摇摇欲坠的平衡到底能维持多久。
阳美网配资-证券配资网-股票配资精选-最新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