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的时间管理差距有多大?看看轩轩和乐乐的放学后就知道了!傍晚六点半,小区游乐场里,轩轩和同学聊得热火朝天,讨论《哈利·波特》里的魔法咒语,笑声不断。而不远处,乐乐被妈妈拽着胳膊往家走,手里还攥着半块饼干,嘴里嘟囔着:“我没时间写作业,数学考试后边三道题都没做完……”乐乐妈妈一听,头都大了,作业还没写完,又得熬到半夜了!
同样是小学,同样是放学时间,两个孩子的状态却天差地别。轩轩在图书馆查航天模型资料,忙得不亦乐乎;乐乐却在家对着作业本咬笔杆,愁眉苦脸。才小学三门主课就这样,到了初中、高中,科目更多,任务更重,差距得拉开多远?数据说,小学生每天课后作业时间平均2小时,但时间管理好的孩子,能省下至少30分钟去做别的事,比如兴趣爱好或者休息。
为啥时间管理差距这么大?很多家长觉得,时间表安排得越满越好。7点写数学,8点背单词,9点刷奥数,恨不得每分钟都塞满任务。可这招对孩子真有用吗?专家说,孩子的专注力像电池,没法一直高强度运转。像乐乐,妈妈给他排满时间表,他反而不爱学,磨蹭半天,做作业像挤牙膏。
还有家长喜欢用奖励“买”时间。“写完作业给你吃冰淇淋!”听起来不错,但这招有隐患。轩轩妈妈就吃过亏,她说:“以前我用零食哄他做作业,后来他只盯着奖励,作业质量越来越差。”研究表明,靠奖励驱动的孩子,学习动力会慢慢变弱,时间管理也更没章法。
还有个误区,觉得孩子不能“浪费”一分钟。家长盯着孩子,恨不得每秒都在学习。可孩子的大脑不是机器,注意力会断断续续。强迫孩子连学两小时,效率还不如学25分钟、休息5分钟。科学家发现,孩子的专注力一般在20到30分钟一个周期,中间休息一下,反而能事半功倍。
怎么帮孩子管好时间?先得让孩子明白,时间不是“敌人”,而是“朋友”。轩轩家有个小妙招,用彩色磁贴把任务分成四类:必须马上做的、重要但可以晚点做的、不太重要但得做的、不重要可以忽略的。轩轩把科技节项目列为“重要但不紧急”,提前两周准备,最后拿了校级一等奖。这法子让孩子学会分清轻重缓急,不再一团乱麻。
还有个好办法,让时间“看得见”。轩轩书桌上有个15分钟沙漏,做口算题时用。刚开始,他总做不完,气得直跺脚,后来发现是开头走神浪费了时间。练了几次,他摸准了节奏:15分钟刚好做完两页口算,25分钟能搞定一篇阅读理解。这招让孩子对时间有了直觉,知道每件事大概要花多久。
找到孩子的“高效时间”也很关键。每个孩子的高效时段不一样,有的早上脑子清醒,有的晚上更专注。轩轩妈妈发现,轩轩下午5点到7点效率最高,就让他在这段时间做难题,晚上留点轻松的背诵任务。还有个“番茄钟”法子,20分钟专注学习,5分钟休息拉伸、喝水,孩子精神好,效率也高。
这些方法,其实都来自一本叫《儿童时间管理》的书。这本书不讲大道理,全是干货。比如,它教你把大任务拆成小块,孩子不会觉得“作业多得吓人”。还有“时间分块法”,让孩子学会把一天分成学习、玩耍、休息几部分,井井有条。书里还有很多真实案例,比如怎么解决孩子拖延、起床难,家长看了都能找到共鸣。
时间管理不只是写作业快慢的事。轩轩学会了规划时间,不仅作业早早写完,还能研究航天模型,观察月亮变化。乐乐却还在为作业熬夜,兴趣爱好都没时间碰。长期下去,轩轩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越来越强,乐乐却可能觉得学习是负担。数据说,80%的学霸都有好的时间管理习惯,这不是天生的,是练出来的。
说到底,时间管理是门大学问。孩子学会了,不只学习效率高,还能更有自信地面对生活。反过来,时间管理差的孩子,可能会觉得事事都赶不上,越来越没动力。你家孩子是“轩轩”还是“乐乐”?不妨试试这些小方法,让孩子和时间做朋友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这事儿,值得每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!
阳美网配资-证券配资网-股票配资精选-最新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