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养猪的朋友们,大家好!今天是2025年9月17日,全国猪价整体保持稳定,没有出现明显涨跌。价格普遍在6.0~8.7元/斤之间波动,其中华南的海南价格最高,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价格较低。下面,我按地区详细说说每个省的具体价格。
西南地区
贵州的价格是6.4~6.6元/斤,四川也是6.4~6.6元/斤,重庆是6.4~6.5元/斤,全部暂稳。
西南地区大猪存量较多,供应充足,但需求没有明显提升,导致价格持稳。9月份是释放库存的关键期,如果后期需求增加,价格可能好转,但目前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不高,市场观望情绪浓。贵州和四川作为主产区,价格偏低,反映了当地供应压力;重庆价格略低,可能与本地消费疲软有关。
西北地区
甘肃的价格是6.4~6.6元/斤,陕西是6.3~6.5元/斤,全部暂稳。
西北市场整体供需平衡,没有外部因素刺激涨跌。甘肃和陕西的猪价处于低位,主要因为饲料成本高(如玉米和豆粕涨价),但消费端没有起色,屠企压价收购,导致价格难以上涨。近期外围市场稳定,缺乏持续上涨动力,预计短期内价格会继续持稳,养殖户需控制成本,适时出栏。
东北地区
辽宁的价格是6.3~6.5元/斤,吉林是6.3~6.5元/斤,黑龙江也是6.3~6.5元/斤,全部暂稳。
东北作为低价区,养殖端有扛价情绪,但需求端依旧疲软,抑制了价格上涨。连续低价导致养殖户抵触降价,但高温天气和替代品(如鸡蛋)分流了猪肉消费,市场整体供大于求。辽宁、吉林和黑龙江价格一致,反映了区域一致性;后市如果消费回升,价格可能小幅反弹,但目前风险较大。
华北地区
河北的价格是6.5~6.7元/斤,山西是6.4~6.6元/斤,天津是6.6~6.7元/斤,北京是6.6~6.7元/斤,全部暂稳。
华北是主销区,消费能力较强,但近期需求没有明显改善。规模猪场报价坚挺,支撑了价格稳定,但零散猪源低价出售,整体市场供需博弈激烈。河北和山西价格略低,可能与本地供应宽松有关;北京和天津作为消费中心,价格稍高,但屠企压价限制了涨幅。预计短期内价格难有大波动,养殖户需关注天气和出栏节奏。
华南地区
海南的价格是8.5~8.7元/斤(最高),广西是6.0~6.4元/斤(最低),广东是7.0~7.2元/斤,全部暂稳。
华南价格差异大,海南因地理位置特殊,价格持续高位;广西消费疲软,供应过剩,导致价格偏低;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区,价格居中但需求不足。高温天气抑制了猪肉消费,替代品如蔬菜价格走低,进一步分流需求。后市如果消费回暖,价格可能企稳,但目前整体弱势。
华中地区
湖南的价格是6.5~6.6元/斤,河南是6.5~6.7元/斤,湖北是6.5~6.7元/斤,江西是6.5~6.8元/斤,福建是7.0~7.2元/斤,全部暂稳。
华中是主产区,河南和湖南等养猪大省供应充足,但消费没有跟上,导致价格持稳。供应宽松让屠企有压价空间,饲料成本上涨(玉米、豆粕价高)增加了养殖压力,但难传导到猪价。福建价格较高,可能与区域消费较强有关;整体后劲较足,如果9月库存释放顺利,价格或有改善空间。
华东地区
江苏的价格是6.7~6.9元/斤,浙江是6.8~6.9元/斤,安徽是6.6~6.9元/斤,山东是6.5~6.7元/斤,上海是6.8~7.0元/斤,全部暂稳。
华东市场供需基本平衡,屠企压价收购现象普遍,抑制了价格上涨。供应端宽松,消费端受高温影响疲软,替代品分流了部分需求。上海和浙江价格稍高,反映城市消费力;山东和安徽价格偏低,可能与本地供应过剩有关。短期内价格难有突破,养殖户需优化饲养管理。
影响当前猪价的主要因素
产能过剩: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(超4000万头),远超正常水平,导致生猪供应持续宽松,压制价格上行。
消费疲软:高温天气抑制了猪肉需求,同时替代品如鸡蛋和蔬菜价格走低,分流了消费者,使市场供大于求。
饲料成本高: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,推高了养殖成本,但猪价低迷,养殖利润受压,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损。
政策因素:猪粮比价已跌至6:1以下,触发三级预警,政府可能介入调控,但短期效果有限。
后市走势预判
短期来看,猪价预计继续底部震荡,难有大幅上涨。9月是传统旺季,如果消费回暖,价格可能小幅反弹,但产能过剩问题未解,反弹空间有限。
如果觉得有用,请点个赞支持一下,并关注我!咱们一起加油,养好猪、过好日子!以上分析为个人看法,仅供参考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阳美网配资-证券配资网-股票配资精选-最新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